網頁內容及照片請勿盜拷. 技術提供:Blogger.

香皂製作方法大致有哪些?

A.冷製法 (Cold Process,縮寫CP)
一般在玩皂的人口中的手工皂大都是指冷製皂.冷製皂的原理就是把天然植物油脂+鹼(氫氧化鈉+純水),溫度50度以下,經攪拌使之皂化後得到香皂(內含天然甘油).經過4~6個星期的晾皂過程,待鹼質下降後便可以使用.香皂可以清潔肌膚,而天然甘油就是可以留在肌膚表層,保溼及滋潤肌膚的營養成份.

B.熱製法 (Hot Process,縮寫 HP)
因冷製皂需經過4~6個星期的晾皂期,等鹼退到PH值8~9之後方可使用,而熱製法是油脂+鹼(氫氧化鈉+純水)之後持續高溫加熱一直到皂液濃稠皂化完成,做好立即可以使用.但是熱製法的皂化大多以油酸及動物油脂為主要成份,其中產生的甘油被抽出,並加入其他化學物質,如合成界面活性劑、人工滋養劑、防腐劑、起泡劑等等,成份不僅不夠天然,還易造成肌膚傷害及過敏,並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及影響.熱製法適合工廠大量生產市售化工香皂,成本較便宜,但其除了清潔肌膚外並無其他益處,對問題肌膚者更不建議使用.

C.再生法(Re-batching)
把現有的香皂刨絲之後再加熱融化重新塑型,之後再晾乾(時間不一定)便可使用.同樣的因再經過加熱製作,香皂中的甘油成份會被破壞,保留下來的天然甘油不多.有些人還是拿來沐浴,本人不排斥使用再生皂,它可以用來當美美的洗手皂.

D.融化再製法(Melt & Pour,縮寫MP皂,透明皂)
在化學原料行購買化工廠已製好的現成皂基(有透明及不透明2種),將皂基隔水加熱或是直接融化後再加入甘油,精油,香精便可入模成皂.因皂基原本就是香皂,做好的成品馬上可以使用.一般坊間很多賣商都把這種製法的香皂當成手工皂的名義在賣,在這裡的"手工"二字的定義依各人看法不同了,由大家自己去判斷. 另外,因為皂基來源成份無法控制,有的原料在製造過程中添加了酒精,對皮膚易敏感的人會造成過敏及和刺激,有的因清潔力強,易使皮膚乾澀,通常會額外添加甘油來增加滋潤度.有些人可以用這種皂來沐浴,本人亦不排斥使用,它可以用來當美美的洗手皂,但非常不建議易嬰兒或有易敏感性肌膚者使用.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